燃油上涨,对农机的影响
行业:制造机械 信息来源:中国制造网 发布时间:2011-10-09
近一个时期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涨,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多次上调。成品油价持续上涨紧缺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农机作业成本持续提高,由此引发的农机作业收费转移到广大种田农民身上,使农民负担呈现反弹迹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种田的积极性。由于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支农政策的实施,我市农民种粮、烟、蔬菜等积极性大大提高,因此农民对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大幅增加,而成品油特别是农用柴油的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冬春农机的作业、灌溉防旱、防洪抢险、耕耙、运输、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农机具用油的成本飚升,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负担。
燃油价格上调,持续紧缺,给农业生产和农机发展带来的问题
1、引发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由于柴油涨价,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导致农机经营效益下降,农机大户普遍反映,耕、耙等农机作业环节已基本是微利服务业。
2、严重挫伤农民投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已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农机效益已成为影响农机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省、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贴,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柴油涨价,农机经营效益降低,农民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机械的拥有户因油价高导致农机作业成本增加、效益低而养不起机器,农户不愿意接受农机作业服务,造成农机资源的闲置、生锈甚至报废。一旦农户不用机、不买机、农机企业不生产或少生产农机具的恶性循环将严重影响农机化进程。
另外,柴油涨价还对农机管理工作造成影响。许多农机经营者因油价太高将机械封存闲置无法作业,既不参加培训,也不参加年度机检人审,有的新购机具也不上牌,导致年检年审、上牌率的降低,致使农机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增加。
3、油价攀升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导致农民负担加大
燃油价格的增长直接引发农用机械的作业成本大幅增长,购买农用机械的农民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只能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收费,而这些最后都转移到农民身上,使农民负担出现反弹,同时油价攀升上涨,而且买不到,农机闲置,购机户负担也加重。
近两年,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粮食价格尽管有所提高但仍显偏低。柴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短缺、农业生产又是季节性强的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民种粮已基本是微利经营,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投入,能免耕就不耕,能浅耕不深耕,能灌溉一遍不灌溉两遍。
早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就开始颁布实施,该法第28条规定:“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农机燃油补贴政策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的国家引导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扶持措施。希望具体的燃油补贴政策细则能尽快出台,同时补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