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一对一服务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电话:400-008-1115
机床业:通过并购摆脱技术依赖
http://www.otoworld.cn 2011年6月29日 8:43:22

机床业:通过并购摆脱技术依赖
相关专题: 机床资讯 时间:2009-12-29 16:59 来源: 机电商情网

        编者语:毋庸讳言,技术上的瓶颈是中国机床企业国际化的最大障碍。而纵观我国的机床发展史,技术依赖的痕迹也清晰可见。不少企业家也承认,跟踪技术发展不了产业,况且产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前沿和战略高度的技术是引进不了的。如果一味跟踪模仿,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将形成技术依赖。

        苏联援建时期,我国的机床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不仅学技术,连工厂的制度、标准等几乎全盘沿用苏联的。此后,开始与瑞士等一些西欧国家建立联系,购买他们的技术。

        但大规模的技术合作,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8月,济南第一机床厂与世界著名机床制造企业日本山崎马扎克签订高速精密机床加工协议,开创了与国际技术合作的先河。这之后,当时机床行业1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都参与到这项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内容的“数控一条龙”科技攻关中。

         不可否认,在20余年间通过消化吸收、合作生产等方式使得我国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国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2%,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陷入了技术依赖的泥潭。

        且不说消化后技术水平能否迎头赶上,单是引入的过程也是充满坎坷。按照某些西方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部分机床制造的核心技术是禁止向中国输出的。
 
        据梁训蠧介绍,1976年,他赴美采购三坐标联动数控高精度重型机床,有关方面就提出其触犯了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禁运的“恩巴柯条例”,最后才不得不升级到与美国防部、商务部、外交部局级官员谈判才突破技术封锁。

        上世纪80年代,因一家日本企业在我国机床展上展示其五坐标数控机床而引起日本通产省的干涉,结果也是对方派人来华调研核实后才解决了争议。不少企业家也承认,跟踪技术发展不了产业,况且产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前沿和战略高度的技术是引进不了的。如果一味跟踪模仿,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将形成技术依赖。

        如何摆脱技不如人的窘境?

        从买技术到买公司是我国机床行业做出的尝试。业内人士认为,依靠收、并购国际上行业领军企业并获取他人的核心技术,或许是“技不如人”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而且相对而言,并购国外机床公司比纯粹的技术引进综合成本要低得多。

        虽说核心技术禁止输出的条款不会因为企业所有权的改变而改变,技术也不会通过并购而自动获得。但由于变成了自己的企业,由此带来零距离的学习环境是原来合资模式难以想象的。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