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我市进出口影响尚不明显
发布时间: 2011/03/22 来源:金华日报 http://www.jhnews.com.cn
记者从金华市外经贸局和部分对日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了解到,我市进出口企业由于大多数都是原有订单,目前日本大地震除了对一小部分企业产生影响外,大部分企业的影响尚未显现。不过,市外经贸局工作人员指出,从长远看,这次强震带来的一些日本企业生产停滞及地震后日元升值,肯定会对我市对日本进出口企业产生影响。
据介绍,日本是我市第五大进出口贸易市场,去年全市对日本实现进出口贸易额6.93亿美元,其中出口5.0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16%,全市有出口日本业务的企业约700家。今年1~2月,我市对日出口7651万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5%。
大部分对日出口企业影响不大
自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震后,永康力士达公司外贸部经理应美红就非常关注电视和互联网上有关日本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信息。“力士达”去年对日出口销售额达3600万美元,是我市对日出口销售额最大的企业,每月约有2000吨铝锭等产品出口到日本市场,主要为汽车行业配套。应美红说,公司已与日本客户取得联系,商量要不要延期发货,但日本不少城市这些天公共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公司员工都在家里办公,没有办法预算及统计损失和产量,所以还是如期发货。她告诉记者,公司的客户主要在关西,地震带来的直接影响现在没有显现,但这次强震使日本汽车制造业受损严重,对公司下一步的出口是否有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料。
先行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森美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横店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双灯家纺有限公司也是我市去年出口日本销售额比较大的企业。从记者对其中几家企业的采访情况看,日本这次强震对大多数企业暂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现在基本正常发货,只是在东京的客户联络不是很顺畅,大阪客户一切正常。
另外,我市目前有日资企业40余家,涉及化工、轻工、工艺品、木制品、农副产品(食用菌)等,大多数规模不大,投资额多数在几十万美元。经市外经贸局了解,这次日本大地震对我市多数日资企业目前影响也不大,因为业务多数不在震区,只有少数企业局部有影响,如在永康有两家化工企业,对日本市场销量下降了10%,原因是处在震区的工厂停电停工。磐安一家农产品企业,香菇销量下降20%左右。虽然震后香菇需求增加,但当地经常停电,客户无法冷藏仓储,所以订单取消。
强震对金华进口企业有负面影响
市外经贸局工作人员说,日本是我市除欧盟外最主要的进口市场,去年我市从日本进口1.85亿美元,同比增长43.82%,占进口总额的18.34%。全市有从日本进口产品或原料的企业100多家,主要的进口产品有喷气织床、切割设备、冲压工具及半导体元件等。
随着日本企业生产的停滞及地震后日元升值,我市受影响最大的当数进口日本机电设备及电子元件的企业,这些企业从日本进口要么面临产品价格的提高问题,要么需要重新寻找替代产品,全市对日进口势必会减少。
震后对日出口或成为新机遇
日本强震对出口企业也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未锻轧的铝合金、不锈钢制品、纺织用品等产品是我市对日出口的主要产品。浙江双灯家纺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日本强震后就接到了客户的询价,订单还在洽谈中,可能会增加对日本的销量。
浙江赢佳电器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公司出口日本的大部分是电烤炉,一个靠近震区的客户,原先一般一个月订货一两个柜,地震后,订单加到了六七个柜。只是进货港口从原先的东京,改为了大阪。另外,由于日本地震及核泄漏危机,当地对各类急救医疗用品需求巨大,库存告急,不少日本客户或其代理商来我市寻求防护服或口罩,这些产品出口形势看好。
此外,可以看到,随着日本灾后的重建,对钢材、水泥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需求会增多。浦江一家日资木制品企业在赶制日方所需的赈灾用品,磐安的另外一家香菇生产企业因为震后需求大增,订单增加50%以上。
我市对日出口企业投保意识较弱
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金华办事处了解到,此次日本大地震导致我市部分企业的日本客户丧失履行合约能力,目前义乌已有一家出口日本的企业向该公司报案。
据该公司金华办事处主任金晖介绍,3月17日,他们接到义乌一家文化用品企业的报案,有一笔20多万美元的订单,因为这次地震,银行停止贷款,客户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因这个订单投保过出口信用保险,于是向该公司要求索赔。目前,该公司正在核损。
去年全市出口日本产品的大小企业约有700家,在该公司投保的只有40多家,投保率约5%,货款保额约7500万美元。而全市去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800多家,投保过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有400多家,投保率约为10%。今年1至3月上旬,我市出口日本的企业在该公司投保金额仅530多万美元。
金晖分析,出口日本企业投保少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出口企业认为与日本距离较近,一般报关后经过3天的海运,货物就会到达日本港口,客户就可提货;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对进口产品的付款通常很及时,一般交货半个月后就可收到货款,所以大部分企业对出口日本的产品没有投保。
金晖提醒对日贸易企业,这次强震会对生活必需品、重建产品带来订单,但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出口产品最好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减少风险。另外,对于没有出现风险也没有投保的企业,可委托该公司对买家的信息进行动态跟踪,预防风险。
(记者 倪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