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12月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来源于《财经网》www.caijing.com.cn 2011年01月10日
1月10日,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金融研究中心在向记者提供的月度外贸数据点评报告中分析称,贸易顺差出现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在进出口总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出口规模上涨的幅度低于进口。
从11月到12月,出口规模仅上升8.22亿美元,而进口规模上升106.41亿美元,因此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了98.19亿美元。
从进口增长较快的商品结构分析来看,农产品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推动进口总量上升的主因。2010年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2亿吨,下降1.4%,但进口均价上涨60.6%;进口大豆5480万吨,增长28.8%,进口均价上涨3.6%。
从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结构分析来看,机电类商品仍然占据主流。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增长30.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2%。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887.9亿美元,增长29.1%;机械设备出口3098.3亿美元,增长31.4%。
报告中表示,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增速将在15-20%区间。
报告中进一步分析称,从外部市场需求来看,新兴市场普遍进入高通胀、热钱流入、本币升值压力加大的状态,因而未来抑制通胀、抵制热钱流入的紧缩性措施将会持续增压,并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所下调;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筑底上行,欧盟核心国家与美国经济复苏较快,而日本与欧盟二三线债务危机国仍面临较大的压力。2011年外部市场需求总体回暖,未来出口的总量规模仍将有所增长。但是考虑到2010年较高的基期因素,因此2011年出口同比增速将至15-20%。
2011年的进口增速则将大幅回落,大致在20-25%区间。
报告中表示,从国内进口需求来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有限,前期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仍处于不断实施过程中,西部大开发和保障房建设仍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投入,因而未来我国进口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从外部进口成本来看,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仍将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1年期期货价格均高于当月到期期货价格,这表明未来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巨大。由于我国2010年大宗商品进口增速高于机电类商品,未来进口总量规模仍将有所扩大。
再者,政府通过扩大对外出口来压缩顺差的政策意图显著,近期高层在海外签订了不少大额进口合同;而且国外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将有所减少,中国进口相关技术实施产业升级的空间增大。综合考虑到2010基期较高的因素,2011年进口同比增速大概在20-25%,略快于出口同比增速。
预计2011年1月贸易顺差趋于稳定,2011年贸易顺差收窄至1500亿美元左右。虽然未来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均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回调压力,但是由于中国本身的全球产业制造中心优势、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有限、欧美日筑底复苏渐趋上行、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高位震荡上行,2011年出口、进口总量仍会不断扩大,但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慢于进口。因此预计2011年当月贸易顺差新增额将有所回落,全年贸易顺差将会收窄至1500亿美元左右。
2010年12月,我国进出口值29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环比增长4%,月度进出口总规模首度突破2900亿美元。其中出口15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0.5%;进口14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出口、进口月度规模双双突破上月历史记录;贸易顺差130.8亿美元,同比减少28.9%。
2010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