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控或成政策不确定性的新信号
摩根大通:价格管控或成政策不确定性的新信号
来源于《财经网》www.caijing.com.cn 2010年11月19日
11月19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发布报告称,目前的通胀形势和政府实施价格管控的意图很容易令人联想2008年的状况,但实际上,目前与2008年时的经济基本面存在重大区别,且通胀原因也极为不同。政府大力控制通胀之举可能被视为政策不确定性的新信号,并暂时削弱资产及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情绪。
报告称,2008年的通胀加剧源于食品供应的根本性不足(原因是蓝耳病的爆发导致中国损失20%的生猪)。而当前的市场供应充足,只有蔬菜供应出现中断。按M2增长计量的流动性自2009年以来加速扩大,导致2010年的货币基础大幅扩张。因此,近几个月的通胀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征兆。
报告表示,尽管中国今年遭受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包括总体影响较1998年长江洪灾更严重的水灾,但中国整体的粮食产量基本未受影响,只是蔬菜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中国的夏粮产量几乎未受不利天气的影响,通常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的秋粮产量则有望创历史新高。
国务院在11月17日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政府计划对重要的日常必需品及生产资料价格进行临时干预。商务部也宣布,拟于下周举行本季的第二次储备糖拍卖,以平抑价格上涨,拍卖数量为20万吨。目前的糖价已较过去两年上涨超过一倍。
“尽管一些措施并非新政,但政府大力控制通胀之举可能被市场视为政策不确定性的新信号,并可能暂时削弱中国相关资产及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市场情绪。中国决策者显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外资流入,进而推高国内通胀及诱发资产价格泡沫表示担忧。 ”报告说,“我们也认为,决策者现阶段仍希望保证经济增长。否则,建筑及制造业将受到冲击,进而对中国的商品需求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摩根大通最近将2010年的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年增长率预测由2.9%上调至3.2%, 2011年的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预测由3.2%上调至3.8%。“鉴于大幅加息将导致外资进一步流入,政府可能会重点考虑上调存款准备金、加大冲销力度、控制信贷发放以及加强控制资金流入。另外,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国外投资增加也有助于降低通胀。”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