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约7.8%
未来十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约7.8%
来源于《财经网》www.caijing.com.cn 2010年11月01日
11月1日,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大幅下滑,预计未来十年中国GDP平均年增长率约为7.8%。
“其中前5年为8.7%,后5年为7%。基于对人口结构、劳动力转移、储蓄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全方位分析和预测,由于就业和资本增长放慢将会使2016至2020年期间增速显著下降。”汪涛进一步表示。
汪涛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从2010年的4000美元左右跃升至2020年的13000美元。届时更为富有、年龄更大的人群对于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其中,非必需消费品、汽车、旅游、医疗保健和医药、保险应该会出现相对更快的增长,消费消费占GDP比重将增至55-60%。这也符合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促内需的方向。
投资方面,汪涛认为,过去十年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已高达46%,但随着投资增速放缓,投资占GDP比重预计将从目前的46%降至2020年的40%,而这一比率的下滑主要发生在2015-2020年期间。
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共识,但汪涛认为,经济增速将会放慢但不会降至较低的个位数,由于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影响逐步消退,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下降,而随着收入以及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得到提升。预计2011和2012年中国的GDP将增长9%左右。另外,预计政府将会提高电价、其他公用事业价格以及粮食价格,这将对CPI通胀贡献0.5~1个百分点。2011年和2012年中国的CPI通胀率平均为3.54%。
报告认为,未来全球经济中,增长较快的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而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8.6%上升至2020年的18%左右。相比之下,美国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为24%左右。同时,未来十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将达到30%。而根据IMF WEO的数据,中国在1998-2008年期间贡献了12%的全球经济增长,而美国贡献了22%。
尽管中国经济未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不会急速下滑,并且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越趋增加。“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外部需求减弱和与贸易伙伴国关系恶化、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加上结构改革的滞延可能会使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等各种风险性因素。”报告指出。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