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保险大会为业界发展建言献策
2010年08月09日 11:20 中国保险报 www.cnfol.com
近日在重庆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吸引了各路精英,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创会主席梁天龙、20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行长马蔚华等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专业的视角就业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梁天龙看来,寿险是人生各个阶段平安、幸福的保障。市民购买一份寿险,就是把一生的保障交给了保险销售员。因此,保险销售员不应该只关注卖出去一份保险,可以为自己赚多少钱,而是更应该关注保险的整个理赔过程,所以保险销售员应力争成为推进圆满人生的教育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梁天龙表示,希望保险从业者能做到智、仁、勇,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客户,并以良知对待自己。
龙永图认为,对全球而言,尤其是中国,已经迎来了公益、慈善的时代。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思想观念的转变,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同时,在本世纪20-30年代,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光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增强软实力,包括对内提高凝聚力、对外提高影响力和亲和力。他希望保险人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更要把保险事业当作公益做好,要充满爱心,学会尊重、感恩。
招商银行行长、首席执行官马蔚华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他表示,未来3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每年增速不会低于8%。马蔚华称,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由此引发的产业链条变长、消费结构升级将直接带动各类经济体的蓬勃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尽管中国银行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马蔚华认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为此,中国银行业必须主动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游戏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应对未来风险,才能在国际化征途上越走越远。针对中小银行的发展,马蔚华表示,中小银行不能靠“傍大款”,为中小企业服务才是“门当户对”。他认为,目前国内许多中小银行在拼规模和速度,忽视风险,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对保险行业来说,马蔚华也不是外人。招商信诺人寿(601628,股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对于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合作,马蔚华表示,银行是保险业务最广泛的销售渠道,希望未来两个行业的合作可以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以“从社会结构的改变率保险企业的发展策略”为主题的CEO论坛上,太平洋寿险总经理潘燊昌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寿险公司的企业责任,更是社会责任。寿险公司要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在业务结构上,要大力发展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在经营模式上,要平衡好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关系,确立持续健康的渠道发展模式;在营销团队建设上,要保持营销团队的健康持续发展,稳步提升营销团队的销售能力,防止队伍大进大出;在管理机制上,要建立并执行严格规范的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制度,防止公司经营出现重大失误。
台湾地区保险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赖本队介绍了台湾地区寿险业近年来的主要发展策略。他表示,在台湾,投资型保险仍为是保险公司的主力商品,但近年来利率变动型保险产品有异军突起的趋势;监管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广保障型和政策性保险;银行保险是台湾地区保险公司的主要行销渠道,海外投资则是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此外,台湾保险业界非常希望能够进入大陆市场开展业务。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董事长解植春在演讲中自称是刚进入保险业1年的新人。据记者了解,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光大永明今年上半年业务同比猛增了7倍,市场排名也由之前的全国第29名飙升至第17名。解植春表示,在进入保险行业之前,他先后在银行、证券行业拼搏多年。对比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中国保险有四大劣势:起步晚、盈利少、资产比重低、行业整体形象有待提高。
不过,解植春进一步表示,中国保险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迈向新台阶的市场。社会结构转型、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提高……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很多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保险业应当把这些社会问题转变成行业发展的巨大机会,真正实现以商业保险为主导的保险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