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内部员工质疑电销产品夸大收益率
2010年07月19日 08:25 华商财富网 www.cnfol.com

帖子截图(来源华商论坛财经论坛版块)
原帖地址:平安95511忽悠到自己人身上了!怎么接保险推销电话
记者日前在论坛中发现这样一则帖子:《平安95511忽悠到自己人身上了!怎么接保险推销电话》,大意为该网友接到了平安95511打来的保险推销电话,恰好自己也是平安保险的工作人员。推销的保险产品听上去非常有吸引力,保险产品的收益高达5%!然而后来发现,这竟是自己供职的平安保险公司挖好的一个“坑”而已。
饱含深意的5% 千万别上当
6月,平安95511再一次致电给他,称他被幸运的抽到了平安公司回馈客户的一次重要活动,奖品是一份意外险,紧接着介绍该保险有3大特点:第一收益高,您只要每月定期把钱存到银行里(钱会转到平安公司),收益比银行定期收益高,有5%。第二,说只要每月存200多,连续存8年,后面7年不用存,就有15年高达15万的意外保险,如果是特定公交意外的有30万。而且只要把银行账号报给他就可以购买,非常方便。
然而这位网友对高收益起了疑心,于是询问收益是每年按所交保费的5%还是15年下来总额的5%,得到的回答是15年下来总额的5%。15年总额的5%,如果摊到每年,连0.5%的收益都不到,怎么比银行利息高?这样的回答与刚开始承诺的比银行收益高自相矛盾大相径庭。
现在记者给大家算笔账,假如每年交1000元,8年那就是8000元,后面7年不交,8000元存3年定期,按照定期1年的利息,3年下来也有540元,如果3年定期,利息能达到799元。而如果是15年总额的5%,才等于400元。这样,收益率一目了然。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接到电销电话,根本来不及认真计算,听到“收益率比银行高”当然高兴不已,真正买下后才发现其实只是总额的5%才大呼上当,有的自认倒霉,有的走上了漫漫投诉之路。不过一般的产品电销都会电话录音,真正投诉了,工作人员也只会怪客户没听清楚,反正自己没说5%是哪里的5%。客户也只能吃哑巴亏了。
如今,保险的地位愈加重要,甚至成为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理财元素,并非因为收益率不如银行就只用储蓄。更重要的是保障功能,在每家每人的资产构成都是应该合理配置的,不过利用“高收益”去“骗保”,不仅对于客户对行业的信任度,甚至是社会对保险行业的认可程度都是灾难性的,不如想想如何能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如何保障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这应该才是保险行业的主旨与核心。
最后,这位“业内人士”给自己的东家提出了四点诚恳的意见:
一,95511客户热线也是可以推销保险的,现在公司都比较灵活,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二,说保险收益高:不知道平安公司销售部怎么给电话销售人员培训的,既然是95511,就拜托不要忽悠,到时只会招客户骂,卖保险就好好卖,说一份厚礼回馈客户,这些话都是蛮好的,但是千万不要前后矛盾忽悠客户。难道你们都以为客户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特点,买了就买了,就当是教训,以后注意就好。
三,我想肯定有不下100位朋友接到过此类电话。平安的这个产品,简单的说是返本金的意外保险,保费相对来说贵点。优点是:返本,有总额5%的收益,可以月交。相比市场上的意外卡单,卡单比较便宜可以达到相同的保额,但是钱是不返还的。总结来说平安用每年较多的保费的利息损失换来意外保障。适合那些喜欢强制储蓄的客户。
四,保险公司的产品都是好的,关键在于怎么介绍给客户听,客户喜欢的是真实的保险,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