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铜需求预期增加2.3%至1800万吨
2010-07-07 08:07:51来源:中铝网 http://www.cnal.com
据伦敦7月6日消息:国际锻造铜委员会(International Wrought Copper Council)称,中国以外的主要消费地区的铜需求正在改善,但到2011年或2012年前将不会反弹至全球经济低迷之前的水准。
IWCC秘书长Mark Loveitt周二称:“我们正预期欧洲、北美和日本的需求将出现一些显着的百分比增幅,这正常来讲将是难以置信的,但只有在2011/2012年我们才会恢复至过去曾经的水平。”
他补充说:“然而,业务正在增加。中国的国内需求仍然强劲。”
IWCC代表的是例如铜线和铜管制造商等的铜加工商,该委员会预估今年全球铜需求将增加2.3%至1800万吨,明年料增加4.1%至1880万吨。
在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的需求去年大幅下滑,因全球经济低迷打击了来自建筑业和汽车业的需求。
占全球需求大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仍将是消费量背后的推动力,因为该国的都市化进程持续。
Loveitt称:“存在大量的活动来支持中国的加工行业。”
中国以外的加工商正不断致力于降低成本来与中国及其他对手竞争。
“每个加工商都希望将他们的费用降至最小化,他们总是在寻求改进的方法。他们需要削减成本来赢得优势。”
不过Loveitt称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对新设备的投资通常相当昂贵,这种投资观念从形成到运作要花费大约12-18个月时间,不能在头天晚上就决定。”
他补充说,虽然时期艰苦,但一些公司仍在进行这些投资。
Loveitt称,2007年,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前,加工商原本的想法是未来六个月时期的需求非常良好。
但这一想法被改变,因消费者警惕持有巨大的原材料库存,且仅在购买立即所需。
“虽然有订单,但是非常短期的订单。没有太多一个月以后的订单。”
**震荡的价格**Loveitt称,铜消费者已学会适应高企的价格,但震荡是主要的问题。
在2008年7月,LME铜价达到每吨8,940美元的历史高位。随后价格大幅下滑,但在今年4月,价格一度升逾8,000美元。
价格此后受到对欧元区需求及中国增长强度的忧虑打击,周二交易在每吨约6,640美元,该价位从历史标准上看仍然很高。
“加工商中有一些能够比其他行业更好地应付创纪录高的价格,但当价格在如此高位之时,许多加工商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时间来管理他们的库存及原材料的流动。”
高企的价格带来替代品的威胁,但在铜方面,Loveitt称这仅会涉及一或两个小的应用领域,该金属存在潜在的新的应用增长领域。
其抗菌的特性为铜和铜合金应用在仪器表面来削减医院传染比率提供了机会。
他补充说:“铜将自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中受益。”
他称,混合和电动车辆亦将是铜需求的一个显着增长领域。
(责任编辑: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