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工具产业升级应注意几点
2010-4-22 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
摘要:金融危机对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影响深远,但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态势稳定向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需为下一轮产业升级做好准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发达国家纷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一轮产业升级做准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意味着国家将把有限的财力用于鼓励企业研发高技术产品、创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科技、惠及三农、改善民生等方面,而不会为保增长而牺牲环境,对“两高一资”产品限制更严。对下一阶段应该重点关注的工作,吴柏林表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关注国家投资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协会近期对若干用户行业进行调研的情况显示,国家对航空、汽车、铁路、绿色能源、船舶、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巨大的投资拉动了市场需求结构向高端发展。国家对上述重点领域的投资不仅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更是着眼于结构调整这一长远发展目标。这预示着结构调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是这些行业的工作重点。
特别是我国在很多关键领域还受到国外的技术封锁,因此结构调整必将是以自主创新为基础。
行业企业应关注重点投资领域,深入了解用户工艺,加大研发适用产品的力度。尽快淘汰落后产品和产能,避免恶性竞争。应大胆尝试向“专、精、特”产品转移。一些企业开发出高速铁路轨道板磨床就是向“专机”发展的成功例子。这种需要填补空白的领域还有很多,如:飞机用铺带机、飞机用自动钻铆机、纺机针专用机床、人体关节和假肢等医疗保健领域所需零件的加工设备等。目前这些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有的甚至对我国禁售。只有立足自主创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进口替代产品,才能打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机床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这显示国产机床零部件还不能完全满足主机行业的要求。零部件企业应抓住市场增长的契机,开发新产品,加快进行结构调整。
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题,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一批高速、精密、复合、多轴联动数控机床,以及一批大规格、大吨位数控机床新产品进入市场,增强了企业抗击金融危机影响的能力,满足了国防军工和国家重点用户的需要,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军工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重型金切机床发展迅速,开发和制造了世界最大的25m、28m数控立式铣车床,回转直径5m、承重500t的数控卧式车床,10.5m数控桥式龙门复合机床,镗杆直径320mm的数控落地铣镗床,直径2500mm的轧辊磨床,高性能数控锻压设备等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2009年度机床工具行业有24个项目分获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
为适应金融危机以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企业对主要产品做了大量的调整工作。压缩低档、普通产品,升级换代经济型数控机床,着力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及生产线。从全行业看,低档、普通产品生产少了,中高档数控产品、专用产品多了。根据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2009年金属加工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52%,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金切机床和数控金切机床平均单价分别为19.5万元和40.6万元,分别比2008年提升了21.9%和8.8%。业内专家指出:行业产品结构有效调整得益于前几年快速发展期间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打下的良好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机床工具一些细分行业已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如大重型数控金切机床以及大吨位锻压设备,多次在与国外产品的同台竞技中击败众多境外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