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行业2010年一季度大事回顾概述
【信息来源:一大把网站 2010-4-14 9:03:34】
不知不觉,2010年的第一个季度已经过去。虎年本应是虎虎生风之时,可是盘点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却发现中国五金行业大事频发。虽然坊间传言,海内外的经济形势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正在出现回暖。但通过一季度我国发生的许多大事来看,中国五金企业依然不可以掉以轻心,当以时时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时刻做好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的准备,并稳扎稳打,走好企业发展的每一步。
一月关键词:安全事故、反倾销、联谊会。
2010年1月3日下午,在昆明新机场发生一起严重的桥跨事件,给还沉浸在元旦快乐节日中的人们心头浇上了一瓢凉水。事故造成重大伤亡。虽然属于工程建设方面的事故,但事故发生的主因是由于支撑桥面的钢架失稳使桥面坍塌所致。这不得不给相关的五金生产企业敲醒产品质量的警钟中国国际模具网
在救援过程中,五金装备纷纷被派上了用场,这些装备包括:生命探测仪、液压剪切钳、链锯、扩张器、牵引器等。
而在紧接着的1月5日下午,湖南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发生严重的矿难事故,又引发了人们对我国电缆质量现状的反思。由于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电力、轨道交通、通信等产业将依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这必然也会催生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然而,倘若市场中假冒伪劣、高科技含量低的产品频频出现,其埋下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必然导致更多的安全事故发生。
一月是冬春交替的季节,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给中国的五金企业一次次敲起了警钟。笔者希望,通过本次回顾,能再次提醒那些企业的管理者们,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要等不幸的事故发生后才追悔莫及。
另外,在元旦刚刚过去的1月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层板征收43%—289%的反倾销关税,成为2010年美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第一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预示着中美之间开始了新一年的贸易摩擦。
之后,美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又陆续对我国金属硅、圆锥滚子轴承、不锈钢铸件与阀门、碳钢和不锈钢紧固件等五金产品纷纷实施反倾销措施。由此掀开了我国五金企业在2010年一月与美国及欧盟等国家就反倾销事件而展开的各类博弈。
就在人们对中国五金企业的发展怀着隐忧的时候,1月9日和1月10日,由中国五交化网、慧聪网、“一大把”网站共同发起的“品茶论道·关注商帮——2010年中国五金行业企业联谊会”在京举行。通过两场热烈的会议,给人们心里送去了一些安慰。因为从此次会议中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是中国五金企业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不畏艰难险阻、抱团取暖,最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2009年,中国五金企业取得了相比往年更好的成绩,中国五金产业或在后危机时代崛起。
二月关键词:新年寄语、十大新闻、用工荒
2010年新春佳节,是欢乐祥和的日子,中国五金行业的代表企业家们不忘给五金工作者们送去新年的祝福,以祈愿2010年里五金企业和谐共进,做强做大。
紧接着,全国五金机电媒体联盟也为五金行业人士送来了新成果,就2009年里五金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筛选出了2009年五金行业十大新闻。从而再一次更好的发挥了媒体宣传、报道五金机电行业信息的优势,为中国五金机电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春节过后,情况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国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东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达200万,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一地,就缺工超百万。而在这些缺工的行业中,尤以加工制造、五金制造等行业突出。
在如此严峻的“用工荒”面前,五金企业实施了许多措施,以减缓用工难。有的企业或明或暗地提高打工者工资待遇;有的企业联合政府部门加大对中低劳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投资,让民工在工作中得到价值的不断提升;有的企业用“感情”留人,包括包车送员工回家过年、报销车票、领导打电话给员工家人拜年等……这一系列措施均反映了中国五金企业应对用工荒的积极态度。
而如今,关于用工荒的现象已不再见诸于媒体的报道中,但这一现象或许还在某些企业中蔓延,也或许在接下来的月份里会继续存在,并继续影响企业的发展。但不管怎样,中国五金企业已从此次事件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并学会了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时时做出应对的准备。在艰难险阻面前,考虑周全、准备充实的企业,必定在未来的发展中少走更多的弯路。
三月关键词:两会、3·15、人民升值、西南干旱
全国两会的召开,拉开了三月份重大事件的大幕。被政协力挺为一号提案的低碳经济,成为最最热门的讨论。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必将影响中国的五金机电行业。中国五金企业也将面临一场“碳变”的考验。
随着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由此预示着我国卫浴五金行业的发展机会依然不减。
而加强轨道交通建设也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与轨道交通相关的五金配件、轨道紧固件等需求量必定上升。因此,轨道交通将成为五金标准件的又一重要市场渠道。
在两会召开之际,全国对管制刀具进行了大规模清理,给五金销售商们提了个醒。对于国家明文规定禁止销售的刀具,五金销售商当自觉将其下架或者上交公安部门,不要因此引火上身,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年一度的3·15如惯常一般举行,今年的3·15对于五金行业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发生。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增高,海外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渐涨。3月15日,美国国会议员组成团体,联名致信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财政部长盖特纳,敦促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汇率问题采取制裁措施。由此引发一场针对人民币升值的争论。
有专家表示,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将是机电行业,因为目前该行业拿到的订单已达1500亿美元,假设人民币升值3%,其损失将达300亿元。因为机电产品中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期限非常长,完成整个收汇过程,短期需要1至2年,中期的需要2至4年,最长的能达到7至8年。
由美方频向人民币施压对机电企业造成影响,引发了中国机电企业的愤怒,他们纷纷上报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协商解决。有的企业及时转变发展策略,以应对不时之冲击。中国机电企业家们通过正当方式维护企业自身发展的精神值得其他企业借鉴与学习
一场最为严重的灾情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上。西南五省区持续发生的旱灾,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对于西南地区来说,除农业之外,五金企业受其牵累也较严重。相当一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因缺水缺电而停产,频发业绩预警信号。
而如今,这场抗旱保春耕大战或将是长期而艰巨的。我国五金企业不仅在参与抗旱的同时,也在实行着自救。西南旱灾,考验着国家、考验着人们、也考验着相关的五金企业。
综上所述,一季度,中国五金行业发生的大事喜忧交替。然而,正像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当灾难来临时,它倒逼着企业学会应对灾难的能力,有些企业学会了转型、升级等。而当喜事连发时,企业更不能被暂时的繁荣、浮躁所诱惑,忘了静下心来苦练内功。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危机让企业痛苦、无奈,但危机发生时或者危机发生过后,企业家更需要理性的思考,要看到繁荣下面潜伏的“暗流”,看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不可过度自信。或许,盘点过去并不单单只是为了总结,而是为了对未来有所预见。让理性与分析引导企业正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