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扩大国产数控机床市场
2010-03-23
摘要: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市场存在发展的瓶颈,必须围绕影响行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多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力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自身实力的发展,实现与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均衡发展。
在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市场中,存在这样两种怪现象:一种是沾光现象,利用国外功能部件名牌产品来包装自己数控机床的形象作为销售的噱头。另外一个是招标中的不公平条款,如指定配置国外某某公司的产品,排斥了国内产品的公平竞争。这些现象都对我国功能部件的发展很不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现象都是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得到改善的。应当清醒的看到,大量盲目采用洋丝杠换来所谓“国产化”,其实是自杀行为。从价格上讲,从国外进口滚动功能部件所产生的成本增高,导致自主品牌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牌,失去了竞争力,且产品利润降低。从技术上讲,我们并没有以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为契机,带动关键功能部件均衡发展,不利于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可持续发展。”黄祖尧严肃的指出。近年,滚动功能部件行业中的重点骨干企业在重载和高速等高档产品方面已取得十分可喜的进展,正在缩小、接近与国外差距,替代进口的业绩可圈可点。因此,我们要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营造一个市场环境,让主机厂商愿意买、敢买、敢用国产功能部件。
业内曾经有一个观点,主机生产要全球大配套,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站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角度上看,这种观点就显得有些偏颇。“拿日本来举例,对本国的核心技术以及民族工业保护力度非常大,特别是出台一些政策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现在我们国家也正在这方面努力,但是措施要有力度,要立竿见影。”黄祖尧认为,一方面要有引导使用国产功能部件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也要有限制措施,严格限制诸如招标中的不合理条款,以及强制要求使用国产功能部件的比例等。这些措施不仅要制定,更要严格抓落实见实效才行。“对用户来说,国产高档滚动功能部件的新产品尚存在‘信任度’和‘认知度’的问题,宜采取‘产、学、研、用’的方式促进高档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应用。通过研发—性能试验—试用—改进提高—完善定型这样的过程实现批量生产。这种互动的过程也是取得用户信任的过程。”黄祖尧指出。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曾经表示,2010年,乃至十二五期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要实现做强做大,争取后危机时代的主动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围绕影响行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多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力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作为机床核心技术之一的功能部件,更需要加强自身技术实力,打开市场单一的局面,摆脱发展滞后的困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与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均衡发展。(文章来源:机电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