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风雪金融合力 保险业及时理赔
2010年2月4日 来源于:金融时报
内蒙古河北八市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抗雪救灾
灾情发生后,八市金融部门主动做好抗灾信贷服务工作,均成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加的抗雪救灾信贷领导小组。人民银行紧紧围绕抗灾工作,加强窗口指导,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积极协调银行业机构增加抗灾资金投入。
2009年入冬以来,内蒙古和河北北部连续出现强降雪降温天气,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1米,局部地区风力达9级,最低气温较常年低5摄氏度至10摄氏度,呼伦贝尔市最低气温达零下45摄氏度。恶劣天气给当地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是否得到了缓解?近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组织对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头、乌海、阿拉善、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为“八市”)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八市受灾面积35914万亩,涉及205.5万农牧民,一度造成多条铁路、高速公路、省际公路中断。但是,面对严重的雪灾和寒潮袭击,当地金融机构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增加信贷投入、改进金融服务等多种措施,大力支持抗灾减灾,取得了积极成效。
基层央行加强指导
支持农牧民抗灾减灾
灾情发生后,八市金融部门主动做好抗灾信贷服务工作,均成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加的抗雪救灾信贷领导小组。人民银行紧紧围绕抗灾工作,加强窗口指导,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积极协调银行业机构增加抗灾资金投入。同时,在全面了解抗灾资金供求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行申请支农再贷款,以解决抗灾资金之急需。截至2010年1月末,八市共发放抗击雪灾再贷款3.1亿元,为抗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八市启动了国库部门应急处置预案,紧急开辟国库资金划拨绿色通道,专门设立了救灾款专岗,建立国库和财政部门联系制度,确保款项的安全、及时划拨。2009年入冬至2010年1月末,八市共加速划拨补贴资金2.6亿元,支持了抗灾减灾工作。
银行业增加信贷投入
改进金融服务
八市银行业机构抽调专人组成抗灾信贷服务队163个,深入受灾乡镇、村庄调查摸底700余次,详细了解农牧民抗灾减灾及恢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努力确保抗灾信贷资金需求。八市银行业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将信贷资金向涉农涉牧项目倾斜,特别向抗灾减灾倾斜,积极做好抗灾信贷支持工作。2009年入冬至2010年1月末,八市新增涉农涉牧贷款13.6亿元,其中直接用于抗灾减灾的贷款8亿元,占58.8%,有力地支持了抗灾减灾工作。为方便农牧民借款,确保抗灾资金及时到位,八市银行业机构积极改进服务方式,简化业务手续,提高放贷速度,规定一般贷款在2个工作日内办妥,对农牧民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全部采取农牧户信用联保方式发放,手续从简。同时,对救灾资金汇划实行减免手续费,共减免相关手续费27万元。对因灾无法按期归还的贷款,主动办理贷款展期手续;部分农村信用社还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对涉农涉牧贷款利率取消上浮,对非生产经营性的灾民生活保障贷款由财政贴息,减轻了借款农牧户的负担。
保险业及时理赔
为抗灾减灾提供资金支持
灾情发生后,八市保险业机构立即会同农牧、民政及其他相关部门深入一线,调查评估测算损失情况,及时发放理赔款。截至1月末,已发放理赔款105.1万元,同时承保标的额8852万元。如张家口市保险机构对参保雪灾、冻灾保险的受损客户现场理赔11笔,金额19万元;赤峰巴林左旗人保财险公司对因灾死亡的牲畜赔付30万元;通辽市人保财险公司为受灾群众赔付保险金56.1万元等。
目前,通过当地政府、金融部门、受灾农牧户的共同努力,灾情已得到有效缓解。2009年入冬至2010年1月末,八市共投入抗灾专项资金35.7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8亿元,占22.4%。截至1月末,八市共清理积雪公路3.96万公里,为灾民口粮、牲畜草料运输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农牧业的抗灾能力。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八市共转移受灾群众1.2万人(次),受益农牧民160余万人,受灾群众对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