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将成3G创新应用“敲门砖”
2010年01月21日15:40 来源于:www.enet.com.cn
2009年,一个新的市场——手机阅读,在我国悄然升温。今年我国的手机阅读市场或将迎来爆发点,刺激因素是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根据CNNIC近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
据了解,目前有77.8%的用户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这依然是手机上网的首要应用。排在第二位是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小说、手机报等业务已经成为影响手机网民的最重要应用之一。走过了3G元年,手机阅读将在3G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目前情况看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3G网络的日益普及,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时尚。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庾志成日前透露,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55亿。从目前情况看来,手机网民在学生、企业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占有更高的比例,且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更大。而手机阅读能满足这些主要群体的需求,且资费要求不高,因此,手机阅读有望成为3G初期主流应用。
庞大的手机阅读用户群体孕育了广阔的市场。根据艾媒市场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09—2014年中国手持阅读终端市场稳步增长,2010年将是中国手持阅读终端市场竞争最为白热化的年份,市场规模增幅达60%,为2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4年,中国手持阅读终端市场规模整体将为63亿元人民币,但增长逐步放缓。
如此庞大的市场,也必然成为了商家必争之地。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在手机阅读市场都采取了积极跟进的策略。中国移动在去年3月就宣布未来5年在浙江投资5亿元建设手机阅读基地、定制TD阅读器,并在内容、终端和渠道上全面拓展;中国电信手机阅读业务的相关技术及业务规范也已经完成,在内容整合方面也正陆续展开;中国联通则采取合作方式,目前超过10个省公司已推出类似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运营商的高调介入为该业务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通过运营商的各种业务推广平台,更多手机用户会使用该业务,为用户手机阅读习惯的养成及付费意愿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运营商在角逐手机阅读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子阅读器厂商、手机阅读客户端软件以及手机门户网站的竞争。由于看好手机阅读市场前景,一些主流的服务提供商以及独立的手机在线阅读网站相继与出版社、杂志社、终端厂商合作,涉足手机阅读领域。
但是,现阶段手机阅读的产业链不够完善,比较复杂混乱,产业链上的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电子阅读器的终端生产企业都在寻求以自身为主导的手机阅读产业链,而并没有形成以某一环节为核心的统一和有序的产业链结构。
除此之外,内容的匮乏同样让手机阅读市场延续了当初互联网电子书发展时的尴尬。而搭建手机阅读平台的重中之重就是整合内容,而版权则是整合内容的关键。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信息宣传处处长段玉萍就曾表示,新技术使得目前版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新技术必须要创新授权机制。她强调,获得版权除了按传统方法向出版社购买之外,还可以通过与版权人直接合作,直接获得授权,这种方式更加快捷。
当然,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必然要经历逐渐磨合和逐渐规范的过程。产业链的变迁将带来手机阅读市场产业格局的变化,也将随着手机阅读的不断发展,为手机阅读产业的盘整奠定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尤其3G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带宽还是其他方面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手机阅读势必将成为追捧的对象,融入人们生活的主流,成为人们走进3G生活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