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50年代以前,采用一台双动拉伸压力机打头和数台单动压力机组成冲压流水线,手工上、下料完成大型覆盖件的冲压生产。生产效率低,人身安全环境差,冲压制件质量差;
第二阶段:60年代,还是采用一台双动拉伸压力机打头和数台单动压力机组成冲压流水线。但为了降低体力劳动,减少操作人员人数,每台压力机都配备了下料机械手;
第三阶段:70年代,为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即多台压力机配备拆垛装置,上、下料机器人,压机中间翻转或穿梭传送装置等,再加上电控系统,就组成了1至2人操作的全自动冲压生产线;
第四阶段:80年代,由于多工位压力机的出现,采用一台双动拉伸压力机和一台多工位压力机组成冲压生产线。多工位压力机的主夹板机械穿入双动压力机的模区,同时在双动压力机与多工位压力机之间配备有相应的翻转机械,以完成工件传递;
第五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数控液压气垫出现后,不再采用双动拉伸压力机作为冲压线的打头设备,而是将数控液压气垫装入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的第一工位,只有一台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械形成了柔性冲压生产单元。可进行柔性冲压生产的带数控的液压气垫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是大型轿车覆盖件的冲压成形发展方向,并具有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是当前世界大型轿车覆盖冲压技术的最高级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