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概念火热 机器人行情上涨
中国机床网 时间:2016年07月08日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开征求意见。与2013年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相比,新文件在原有的七大产业中修订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增加了备受市场关注的人工智能产业。
公司方面,近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了未来研发计划,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机器学习是其中之一;苹果Siri升级,加入人工智能竞争;微软收购领英公司,意在用人工智能碾压谷歌、苹果……
在政策与科技大佬助力下,人工智能概念得到广泛传播,市场趋热。人工智能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未来有望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动力。受人工智能概念利好,我国机器人产业景气度将可持续上升,前景看好。
人力成本与老龄化趋势下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激增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
与传统制造相比,工业机器人具有效率高,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人工难以企及的精细化技艺和标准化操作,提高制造装配精准度,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可从事危险和危害性工作,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地等优点。因此,在人力成本飙升和老龄化趋势下用人短缺的背景下,我国工厂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工业机器人市场迅速打开。
从2010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当年我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为14980台,2011年约为2.26万台,同比增长50.7%;2001-201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远高于同期世界机器人市场的10%。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此后,我国一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2014年我国共售出5.5万台工业机器人,数量约为全球销售量的四分之一。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7.5万台,约为全球30%,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被卖到中国。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从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来看,中国每万名工人中仅有30个机器人,而世界平均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中有62个机器人。目前日本的密集度是中国的11倍、德国10倍、北美为5倍,这意味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极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