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努力打造五金机电新高地
时间:2012-11-19 来源:永康日报
本报讯 第二届中国国际商贸发展大会于16日在义乌隆重开幕。17日上午,我市作为本次大会的分会场,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共同举办“调结构、促转型,努力打造五金机电新高地”的专题论坛。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华水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毅致辞,副市长吕群勇主持论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忠飞、市政协副主席王伟出席论坛。100多位行业商会领导、专家学者、我市五金建材企业家参加了论坛,围绕“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进行交流探讨。
徐华水说,目前,全市拥有五金生产企业近万家,五金产品达1万多种,有10多种产品销量居全国之最,100多种产品销量居全国十强。但永康五金只有数量上的规模,缺少质量上的规模;铺天盖地的是万家中小企业,还没有顶天立地的航母级企业。面对当前世界经济萎靡、国内外需求趋缓、贸易壁垒持续增多等现状,永康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各企业必须及时谋划、迎难而上,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的升级之路,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于毅表示,中国五金行业具有出口金额大,增长快、行业顺差逐渐变大,市场覆盖面广,商品档次不断提升,五金产业区域发展迅速等五大特点。存在着行业粗放型发展方式,出口企业规模小、效益较低,出口导向性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廉价化,贸易壁垒持续增多等问题。他认为,永康的五金产业要贯彻好“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加快技术革新,不要盲目扩张,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精细工业;要培育建设一批名牌、品牌产品,提升质量扩大出口发展空间,创“百年企业 百年品牌”;要从自身做起,进行行业自律,保护五金知识产权;要做好基础业务,稳增长、促平衡,重质量、求效益。
论坛上,青岛三链集团董事长王宇辉作“打造国际品牌组合,构建技术研发高地,实现外贸(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讲,以公司通过品牌、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经历,介绍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家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所所长李健就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作“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的转型升级”主题报告。
据悉,第三届中国国际商贸发展大会定于明年在我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