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一对一服务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电话:400-008-1115
宿州市上演五金模具等产业转移大戏
http://www.otoworld.cn 2012年2月14日 8:48:43
宿州市上演五金模具等产业转移大戏
2012年02月13日10:33  百方网
    2012年1月6日晚,百丽鞋业涉及的各种鞋材、鞋材胶、包装材料、五金模具加工等十家配套项目签约落户。目前,百丽鞋业在宿州发展势头良好,外界多认为这是一个珠三角向中部地区成功进行产业转移的例子,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根据康奈“十二五”发展规划,皮鞋年均增长15%,到2015年,鞋的营业收入要比现在翻一番。目前温州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紧张,工厂门前张贴的巨幅招工海报凸显招工困境的一面。在此背景下,其生产如何延续?
    这就迫使康奈到异地寻找机会来扩大产能。百丽入驻宿州深深触动了康奈领导层。“我们不仅在宿州设立加工生产基地,甚至可能连研发中心都会转移到这里,宿州将成为康奈新的增长极。”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在2011年5月安徽省宿州鞋业基地建设暨康奈宿州工业园等重大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言辞殷切地说。
    据介绍,康奈宿州工业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约430亩,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并投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1000万双鞋子,年产值达到15亿元。
    一批鞋业行业龙头像意尔康、东艺、鸿星尔克、安踏、红蜻蜓等已相继落户宿州,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在整体承接制鞋产业转移态势明显的条件下,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建设20平方公里鞋业生产工业园区,安排20万人就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利税50亿元以上,“把宿州建设成为集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中部鞋都。”李晓晖告诉记者。
    在一批名企带动下,沿海一带的鞋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宿州。“大项目—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配套产业链”逐步形成。
    有一组非常有说服力的数字:目前,鞋业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54亿元,税收18亿元,吸纳10万多工人就业。此外,宿州已与温州龙湾区、鹿城区、瓯海区鞋业协会达成投资意向,整体承接制鞋产业转移的态势明显。仅2011年4月28日集中开工的项目共21个,总投资46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65亿元,税收7.74亿元,吸纳6万~8万工人就业。就在2011年12月21日,李晓晖还参加了温州泰马鞋业入驻宿州签约仪式,这是他费时一年多全程跟进的项目。
    顺着这个思路,在2011年9月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经多轮磋商,泉州鞋企鸿星尔克和宿州市人民政府、市经济开发区签约。
    此举不仅意味着国内运动品牌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鸿星尔克集团做出了一大战略性抉择,也让宿州市实现了中国制鞋产业三大板块—加上先期入住的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制鞋板块和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板块,中国三大鞋业板块“三州归宿”已渐露端倪,三州合一州。由此,“中部鞋都”的名片愈发有底气。其实,中部鞋都的品牌打造,仅仅是宿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横断面。服装、新能源、新材料、陶瓷园等一个个园区在无限延伸。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新一轮产业转移有三大趋势:第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输出地转移;第二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第三是市场依托型产业向市场所在地转移。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