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模具城2大建设特点及发展趋势
2012-02-03 易紧通紧固件网
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文,命名余姚市为“国家火炬计划宁波余姚塑料模具特色产业基地”。
众多企业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专业分工细,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模具的不同生产环节,如标准件生产、模架制造、热处理、表面加工等都有一大批小生产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各园区根据各自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区域工业行业特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模具城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引进模具企业,进一步提高模具企业的技术装备,累计引进大型制模设备40多台,占全市的60%以上,已成为浙江省模板材料交易、模具加工的重要基地。
全市占92%的模具生产企业以生产注塑模为主。余姚地区小汽车、小家电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小家电企业50多家,销售上亿元企业有西摩、富达、大华、民丰等十几家。
模具网CEO罗百辉表示,作为国内主要的塑料模具产业集聚区,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塑料模具产业基础,拥有各类塑料模具企业,上下游产品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区域支撑作用明显。同时,余姚市塑料模具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了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实施火炬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集聚的优势,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较大、产业链较完整、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或创新集群。罗百辉认为,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宁波余姚塑料模具特色产业基地”对于促进余姚市塑料模具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余姚市塑料模具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开发区规划的9.5平方公里面积已基本开发完成。模具城一期1平方公里面积也开发完成,姚北工业新区规划面积为31平方公里。在全市1300多家模具企业中,有780家集中在模具城。
余姚模具城位于余姚市区北侧,是由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余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家模具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45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模具城的开发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模具设计加工、模具技术培训、模具信息服务、模具材料交易和模具设备交易五大功能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具工业园区,并将通过吸引外资等途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模具企业、管理经验、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形成管理成熟、装备高档、工艺先进、产品竞争力强大的特色工业园区。
余姚模具行业发展趋势
余姚模具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趋势:
1、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由过去的以手工制作为主,逐步转变为以CAD/CAE/CAM为主。宁波远东、锦隆电器、宁波杰士达、宁波舜宇、宁波美灵、余姚通运等年产商品模上千万的企业均已建立了CAD/CAE/CAM系统。
2、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由过去的小型分散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纽带的生产要素结合和以技术为关键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3、企业经营理念进一步更新。
由过去的上门等货,充当配角,转变为主动走向市场,以模具带动相关产业。
4、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模具产量不断扩大,并开始出现向IT等高科技行业精密模具发展的趋势,促使该市模具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余姚优越的地理位置:
余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十分便利,城市基础设施良好,电力供应充裕,水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通讯发达,各家银行均开通了国际结算业务。位于模具城北面的中国塑料城是一家集塑料交易、塑料制品加工和塑料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塑料专业市场。地处城南。由台商开发的远东工业城规划用地220公顷,余姚市“三城联动”的发展策略,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对发展余姚的地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内拥有两个材料交易市场,总面积达46000平方米,2002年经销各种模具钢达8.5万吨,现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模具材料专业市场。城内还设有总面积8480平方米的模具技术设备展馆,自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性模具制造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广泛邀请国内外客商前来参展、洽谈业务,为城内企业的发展提高搭建了“平台”。罗百辉认为,模具城的建设采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城内企业形成了模具行业产业链,实现了优势互补,达到了行业内部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模具城的龙头、集聚、规模效应正在不断得到体现,对带动和幅射余姚及周边地区的模具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