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转型创新坚守实体经济
时间:2012-1-31 来源:模具网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50%之上。
从全年PMI走势来看,2011年经济发展基本态势良好,虽然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但基本面依然良好,实现了稳增长、稳物价的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制造业PMI全年平均水平为51.4%,生产指数平均为53.5%,新订单指数为51.9%,均处在相对较高水平,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2012年春节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节,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的基础,复苏实体经济的活力,已经成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看点。金模网CEO、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指出,2012年实体经济增长具有坚实基础,工业生产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加大工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7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等,将会拉动新开工项目的增加。结构性减税等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将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与水平,也有利于就业增长和居民增收,拉动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据此判断,预计2012年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一季度低开,二、三季度稳走,四季度可能有所回升”的较好局面。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企业资金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中国实体经济处境危机,产业空心化、民资热钱化趋势十分严重。
而实体经济投资利润、资金回收率都远远低于虚拟经济,所以大量资金必然存在于虚拟经济当中,造成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此外,原材料价格升高,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成本上升,国外市场持续动荡,人民币汇率提高等一系列现状,都是制约实体经济生存的主要因素。
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也就是说把政策的支持方向切实调整到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上来。第二就是要转换我们的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创新,抢占高端制造业,实现实体经济的创新型增长。第三,在规划上要避免重复建设,不要打擦边球,搞高能的项目。第四,作为企业更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资产负债的情况,合理地计划投资,不要不计财政资本,拼命地放大金融杠杆,套取资金。第五,要在稳定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做规划,不要简单地依据前几年货币宽松条件下财政收入的规划来谋划未来。
目前我国以出口导向的政策已经时过境迁,再加上国外市场环境持续震荡,我国去年贸易顺差降至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1550亿美元,这也告诉我们我国的经济增长不能仅仅依靠出口。
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占比一直上升,但是居民消费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仍旧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比。显然我国国内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国家应当以坚持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到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的转变。
首先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要定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的目标。消费率提高到55%—60%左右,城乡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长不低于15%,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到70%左右,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3:1以内。
其次,国家应该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高科技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循环经济特征是指相对的少投入、多产出、少污染的企业。
国家需要重点培养这类企业,同时国家科技部门的引导基金、社会资金和银行资金也要对这类企业进行无贷款贴息、低利率贷款等扶助工作。
这样下来,在整个社会中,中小企业都会朝着这类企业的目标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罗百辉表示,除了来自外部的政策推动之外,企业的内在实力提升和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企业要加强产品创新。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以此来创造和建立核心技术。
其次是采用网络营销的销售方式。传统的分销、代销、实体卖场成本压力太高,效率太低,造成库存积压、资金回笼困难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强化售后服务,与电商一起推动商城渠道。
网络营销的方式很多,最大的趋势和变化将是M2B商业模式带来的革命。M2B是继B2B、B2C之后的最新交易模式,就是制造商直接面向企业,节省中间环节,促使工业流通加快,如国美网上商城、海尔商城等等。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企业需要想方设法聘请专业人才,或者通过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来增加企业专业技术人才。
浙江省新昌三花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积极吸引科技人才,为实现从“成本领先”到“技术领先”的战略目标,三花以约1亿元的高薪,聘请国际专家加入企业的研发团队。
浙江省余姚舜宇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光学产品制造企业,光学镜片销量居全球第二位。很多人劝他们去投资“来钱快”的行业,都被董事长王文鉴婉拒。而对研发投入,舜宇集团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占销售额的5%,仅今年在高像素手机镜头的研发和自动化设备的引进上就投入1.2亿元。
福建省晋江是中国的鞋业之都,在以安踏为代表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共投入技改资金10亿多元,这使得他们不断地成长,开始参与国际市场与耐克、阿迪达斯硬碰硬的直接竞争。2011年上半年,安踏销售额达到4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经营溢利为10.96亿元,同比增长22.5%。最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推动了中国制鞋企业又一次完成华丽的转身。